2024年,我校关工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挥“五老”优势,着力政治建设、品牌建设、自身建设等,推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等,推深做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关工委成员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建带”关建“,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围绕主题教育,开展丰富活动。以庆祝建国75周年为契机,校关工委、校老年大学和离退休工作处承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书画摄影展。老同志们以笔为媒,以墨传情,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描绘出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倾情讴歌了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抒发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进的报国情怀,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表达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三、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工作创新。立足现有力量,重点打造“五老报告团”品牌,充分发挥好“五老报告团”、教学督导组作用。
五老报告团团长吴嘉佑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屠格涅夫两首散文诗译读漫谈”学术报告。五老报告团成员汪如淳应邀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作校史报告。
组织退休教师参与教学督导和评教评学工作,认真搞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老教师们积极深入课堂,从第一线把握年轻教师教学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教与学的互动,及时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年轻教师,从培养目标的设定,到教案制定,还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工委老教师逐一指导,不遗余力尽心帮助。在这过程中,年轻教师收获丰硕,特别感谢老同志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帮助,让他们教学能力快速提升,为学校的迎评促建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弘扬徽州文化,提升师生素养。我校坐落在徽文化发源地徽州,徽文化资源丰富,徽文化研究成果丰硕。鉴于此,关工委大力发掘徽州文化宝库资源,大力传承徽文化,以利滋养广大师生,富足其精神,完善其人格,提升其素养。
一是清明节前方利山教授组织大学生徽州学社同学前往戴震墓扫墓,献花篮,讲戴震事迹、戴震故事。
二是校关工委联合隆阜戴氏文化委员会举办“纪念戴震诞辰300周年”画展。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汪良发,徽学专家张脉贤,屯溪区及黎阳镇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展式,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开展式。本次画展共展出百余张图片,内容涵盖戴震生平、戴震年表、戴震故里隆阜老街等,每幅作品都饱含着后人对先贤戴震的缅怀、对戴震的敬仰、对戴震思想发扬光大的期盼。“徽文化”是我校着力打造的特色校园文化,这一次图片展,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戴震,走进戴震,走进戴震思想文化,培养了学生对徽州名人的亲近感、崇敬感,增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五、关注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好“五老”优势和作用,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汪良发一行赴祁门县看望慰问我校驻村干部,为当地留守儿童送上了学习用品,祝福孩子们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六、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工作水平。积极参加教育部关工委在四川师范大学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其它高校关工委的宝贵经验和做法,借用“它山之石”,努力推动我校关工工作进步。主动拜访省关工委并汇报工作,加强沟通联系,接受工作指导。此外,积极加强与地方关工委交流合作,参加黄山市关工委组。织的各类会议、培训,拓展关工外延,助力地方发展。
2025年,校关工委将进一步加强政治引领,调整和充实关工委队伍,推进二级关工委均衡发展,优化品牌建设,传承弘扬徽文化,加强家风建设,启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我校关工委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脚踏实地,努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